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
王洋 〔宋代〕
出山相赞
释心月 〔宋代〕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下里之歌远
李复 〔宋代〕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和杨应宁宪副咏雪诗荅翟少参
朱诚泳 〔明代〕
调得新声好自弹,雪车冰柱逼人寒。薇垣有客能相和,一曲空传下里难。
添藏经施主水陆升座说偈
劝农有感三首
高斯得 〔宋代〕
宏智禅师真赞
陆游 〔宋代〕
大雪
朱翌 〔宋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释祖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