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寒梧栖凤赋

王勃 王勃〔唐代〕

  以“孤清夜月”为韵。

  凤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有契,谁言则孤?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

  况其灵光萧散,节物凄清。疏叶半殒,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止;之人也,焉知乎此情?月照孤影,风传暮声。将振耀其五色,似箫韶之九成。

  九成则那,率舞而下。怀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泉;虽琼林可栖,复忆巡于竹榭。念是欲往,敢忘昼夜?苟安安而能迁,则思思其不暇。

  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自此西序,言投北阙。若用之衔诏,冀宣命于轩阶;若使之游池,庶承恩于岁月。可谓择木而俟处,卜居而后歇。岂徒比迹于四灵,常栖栖而没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依次以“孤”、“清”、“夜”、“月”为韵脚。

  凤凰啊凤凰,你飞来有什么打算?出现是为了应验明君,且住上梧桐树。梧桐树可是峄山南例的稀有树木,凤凰在丹穴是神异的鸟啊。理符和契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谁能说出孤独?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讥笑鸟鹊栖止无定;叫声符合音律,感叹夜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

  何况神异之光遭到冷落,应时的景物凄清。稀少的树叶已经凋落,高歌应和而鸣。凤凰,托身栖息之处;人啊,怎么会知道此情?月亮照着凤凰孤独的身影,风传凤凰夜晚的叫声。振动身上的五色羽毛,像传舜乐《韶》多次变更演奏。

  反复奏乐,余韵将尽,相从起舞,飘落而下。又担心大家都会,不知道淳厚的教化。虽然能在青绿的池塘里饮水,更能适于甜美的泉水;虽然梧桐是最好的栖息之所,但仍反复回忆徘徊在竹榭的日子。想到这些就打算去,敢忘昼夜?不原安于所安而迁徙,我思考它没有停留的时间。

  应该拨开凄冷的梧桐树,高飞而去。自此离开养庶的地方,到大臣等候朝见和上书奏事的地方。等待口念诏书的人,希望发布命令的人出现于殿堂前的台阶。若使之游于凤凰池,不希望受皇恩。可谓鸟则择木,占卜选择可居之地。不敢奢望并驾麟、凤、龟、龙,宁愿为国家忙碌一生。

注释
寒梧:凄冷的梧桐树。梧,梧桐树。《庄子·秋水》:“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凤兮凤兮:《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
来:一作“求”。图:打算。
出应明主:出现为了应验明君。郭璞《凤鸟赞》:“附异来仪,应我圣君。”出,出现。应,应和。明主,圣明君王。
言:助词词。
峄(yì)阳:峄山(在今山东邹县)南侧。《尚书·禹贡》:“峄阳孤桐。”珍木:稀有的树木。
丹穴:地名。《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灵雏:神异的鸟。灵,奇异。雏,幼鸟。
理符:刻符。理,治玉。符,符命。契:契合,契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
孤:孤独,无人理睬。
游必有方: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论语·里仁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一定的去处。
哂:笑,一作“骇”。南飞之惊鹊:指栖止无定的乌鹊。此句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中吕:符合音律。吕,古乐,阴律为吕,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汉书·律历志》:“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吕氏春秋·古乐》:“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官,适合。”
嗟:感叹。啼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故人称为乌啼或啼乌。
灵光:神异之光,一作“晶灵”。萧散:冷落,疏散。
节物:应时的景物。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凄清:凄凉冷清的样子。
疏:稀疏。殒(yǔn):通“陨”,坠落。潘岳《秋兴赋》:“游氛朝兴,槁叶夕殒。”
和鸣:应和而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之鸟:此鸟,指凤凰,一作“鸟”。
托:托身,一作“诧”。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宿:栖息之处,接着的“止”同。
之人:一作“止人”。
焉知此情:一作“焉知乎此情”。
孤影:指凤凰孤独的身影。
暮声:指凤凰夜晚的叫声。
振耀:振动闪耀。五色:指凤凰羽毛有五色,一般认为指青、黄、赤、自、黑五色。《说文解字》:“风,神鸟也……燕颔鸡喙,五色备举。”
似:一作“俟”。箫韶(sháo):相传舜乐名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九成:多次变更演奏。成,奏乐一曲为一成。
那(nuó):何,如何。《正字通·邑部》:“那,借为问辞,犹何也。如何、奈何之合言也。”《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杜预注:“那,犹何也。”
率舞:相从起舞。《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率,皆。
怀:怜悯。《后汉书·班固传》:“上帝怀而降鉴。”颜师古注:怀,犹愍念也。”会:会合。
罔:知。淳化:敦厚的教化。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璧沼:一作“碧沼”,与下文的“琼林”相对,应为美玉砌的圆形池。
醴泉:甜美的泉水。
琼:赤色的玉,一说美玉。
忆:一作“相”,一作“想”。巡:徘徊,来往察看。竹榭:建在高台上的竹屋。《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念是:想到这些。欲:一作“欣”。
敢:岂敢。
苟:假如,一作“何”。安安:安于所安。《礼记·曲礼上》:“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集解》:“安安,谓心安于所安。事之所便者,皆是也。心安于所安,而能迁以从善,则不至于怀安而溺志。”
则思思:一作“我则思”。迁:迁以从善。不暇:没有停留的时间。
披拂:拨开。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翻然:高飞的样子。《抱朴子·对俗》:“翻然凌宵,背俗弃世。”发:启行。
西序:夏代小学。《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陈澔《集说》:“西序,小学,在西郊。”
投:飞奔。北阙::古代建阙观于宫殿之北,曰北阙。《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集解》:“《关中记》日:‘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玄武所谓北阙。”
衔诏:口衔诏书。陆翙《邺中记》:“石季龙(石虎)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
冀:希望。宣命:发布命令。轩阶:殿堂前的台阶。许敬宗《尉迟恭碑》:“著恭肃于轩陛,驰声猷于藩岳。”轩,殿堂前檐处。
游池:在宫中风凰池游泳。宫中池沼称凤池或凤凰池。魏晋南北朝中书省多设于此,唐人多以凤池喻宰相。
庶:表示希望。《诗经·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承恩:受皇恩。岁月:年月,时日。
择木:选择可栖息的树。《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俟处:等待安顿。
卜居:占卜选择可居之地。歇:息。
比迹:并列《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纵虞妃,比迹任姒。”四灵:古代以麟、凤、龟、龙为四灵。《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栖栖:忙碌的样子。《汉书·叙传》:“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没(mò)没:埋没。《法书要录》:“书之为用,施于竹帛,千载不朽,犹愈没没而无闻。”▲

创作背景

  关于这篇赋文的创作时间,姜书阁先生《骈文史论》推考说:“可能是他麟德初以刘孝祥之表荐,对策高第时所作。”据杨炯《王勃集序》:“(王勃)年十有四,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刘祥道)巡行风俗,见而异之日:‘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由此,作者对策高第当在麟德元年(664年)。从赋的题目及内容看,作者是以风自喻,以梧喻所栖处的,若是应试之作或及第后之作,不可能以“寒梧”称其处所,试官也不会以此命题,且杨序明言“对策高第”,未曾试赋是显而易见的。由赋所写的凤之凄清萧散的处境看,作赋时作者并未及第,又由赋中“风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等语观之,赋乃作于作者入京准备求仕时。作者于显庆五年(660年)年底入长安,同年“冬至后甲子”从曹元潜心学医,十五月方毕,此间他恐怕没有多少时间考虑其他问题,因而此赋最可能创作于龙朔二年(662年)至麟德元年(664年)间。 ▲

赏析

  这篇赋按押韵的变化可分为四段,前两段为第一层,这一层偏于叙事,以“孤”、“清”为韵,音节徐舒缓和,渲染出一种静谧的环境,凄凉的气氛;后两段为第二层,这一层偏于抒情,以仄声“夜”、“月”为韵,音节急促激厉,与浮想联翩的思绪相契合,较好地表达了情感。

  第一层写凤凰出身非同寻常及所处环境之凄凉,紧扣“寒梧栖凤”题意。入手以问答起句,反用楚狂接舆讥孔子生不逢时之意。指出:凤凰所以出现,正是逢明主治世之时,乃应时而出,凤凰栖息,只捡高大梧桐而栖。继而以无枝可依的夜鹊,鸣声凄乱的寒鸦,反衬凤凰高雅稳重的举止与妙合吕律之鸣声,进一步写凤凰神奇非凡。接下来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写凤凰萧洒之姿与华美之色,一方面写凤凰所处环境之寂寞冷落。点明凤凰虽应明主治世而出,却没能居于应居之地,怅怅之情,牢骚之意烁然而现,为后半部分的联想做了必蓉的铺垫。

  第二层主要写凤凰浮想联翩的思绪,以论说表达幻想。有碧沼可饮,不可谓不清,有琼林可栖,不可谓不雅。但这种孤身索居,自我离世的生活毕竟是萧瑟寂寞的。为了施展抱负与才华,这只孤栖的凤凰决意抛却凋残的梧桐,振翅高飞,投奔最高理想的“北阙”,为其所用。它与赋的开头点明的“出应明主”遥相呼应,解释“择木而栖,择主而事”,既是人愿,亦顺天理。凤凰的选择即是作者的选择,它虽不无急功近利之嫌,却也理由充足。况且它既不失选择者凤凰的非凡身份,又美化了最高统治的政绩。

  全赋熔冶典实而不显得生涩,语言流丽,不以华美的词采取胜,更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同时,作者在赋中以凤凰自比,以凤凰应盛世而出来颂美王室,以凤凰出应盛世来比喻自己获取功名,构思十分巧妙。此外,优美的声韵,婉曲的格调,造就了此赋淡雅清新的风韵,使全赋具有较浓的“诗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托意浅露不深,形象塑造也较粗糙,失之于浅近而少深厚,且乞怜也直白少婉曲,有失凤凰的高雅身份。▲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猜您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大乘正宗分第三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欲说宗乘正,不落凡兼圣。
有无俱不到,截断邪师柄。

感怀

李石李石 〔宋代〕

五日转一候,百年能几春。
雨苔堆碧色,风蕊委红尘。
神晤又何说,交疏莫强亲。
杜门谁是伴,杯酒圣贤人。

同蔡中郎过王员外宅怀子安兄

皇甫汸皇甫汸 〔明代〕

委巷驻高车,清溪夹幽宅。
细雨急逝年,凝灯照寒夕。
依同南树情,飞异西陵迹。
为假云中翰,一寄天台客。

老将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画堂升降子孙扶,白发毵毵胆尚粗。
不省时清身已老,逢人犹说斩单于。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赵蕃赵蕃 〔宋代〕

郊原莽莽吹黄埃,余暑已去若复来。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
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
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天竺送僧之昌邑

释智愚释智愚 〔宋代〕

肃然凝目引秋光,帆过东溟白鸟行。
不好不离虽自肯,海山谁为说经王。

赋得数问夜如何

弘历弘历 〔清代〕

月淡明河北,星稀碧宇中。鸡人将报晓,珂马想因风。

待旦怀无逸,衣宵惕有终。求贤四门辟,望道百王同。

签响螭阶玉,钟鸣虬箭铜。昌言谁告我,藉以启蒙冲。

拼音

上刘侍中

杨巨源杨巨源 〔唐代〕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
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
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道协陶钧力,恩回日月光。
一言弘社稷,九命备珪璋。
政洽军逾肃,仁敷物已康。
朱门重棨戟,丹诏半缣缃。
位总云龙野,师临涿鹿乡。
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
深入平夷落,横行辟汉疆。
功垂贞石远,名映色丝香。
断碛瞻貔武,临池识凤凰。
舞腰凝绮榭,歌响拂雕梁。
杯净传鹦鹉,裘鲜照鹔鹴。
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沈枪。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
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
珠影含空彻,琼枝映座芳。
王浑知武子,陈寔奖元方。
富贵春无限,欢娱夜未央。
管弦随玉帐,尊俎奉金章。
俗理宁因劝,边城讵假防。
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
分野邻孤岛,京坻溢万厢。
曙华分碣石,秋色入衡阳。
城远迷玄兔,川明辩白狼。
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
堤拥红蕖艳,桥分翠柳行。
轩车纷自至,亭馆郁相当。
珍簟回烦暑,层轩引早凉。
听琴知思静,说剑觉神扬。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鼓鼙喧北里,珪玉映东床。
敢衒由之瑟,甘循赐也墙。
官微思假路,战胜忝升堂。
欲奋三年翼,频回一夕肠。
消忧期酒圣,乘兴任诗狂。
海内栽桃李,天涯荷稻粱。
升沈门下意,谁道在苍苍。

再答文潜

蔡肇蔡肇 〔宋代〕

羌兵昔出皋兰路,欲铲新城无聚土。
烟烽照夜气如霞,铁马连群歕成雨。
东西两关同日破,股掌婴儿绝哺乳。
鼓声十日拔帐归,至今犹说防城苦。
当时诸将无奇策,不敢弯弓向胡语。
橐驼西来金帛去,孽狐小鼠犹跳舞。
王师八月尽防秋,惴惴军兴恐编户。
腐儒不用辄忧边,庙堂有人制尊俎。

古风一首谢张漕子温惠示诗卷

喻良能喻良能 〔宋代〕

前辈久零落,老成惊创见。
平生耻问津,如今真北面。
胸中五色丝,织此锦绣段。
见之心孔开,照眼光烂烂。
我亦好吟咏,忍饥说刍豢。
辛勤三十年,功效无一线。
偶兹得大嚼,味永不忍宴。
嘉惠讵敢忘,仁风敬扬扇。
© 2023 爸妈孩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